被遺忘的水源,台灣偏鄉部落的先祖產業

527

歷史的墾乏 回不去的部落原貌

日據時期的政府,在部落裡蓋水徑渠,並從北橫公路及通往各部落路上,種植大量桂竹,民國70年到80年間,復興區種植桂竹的面積就高達6千公頃,因為容易管理,桂竹的長成容易,就被大量製作成竹筷、竹藝品並外銷國外,身價大漲,後來受到市場的波動,竹藝品加工業沒落,竹製品開始有了替代品,桂竹價值已不如往常。因著過往短程經濟的獲利,不僅沒讓桂竹產業延續,更重要的是無法蓄水的桂竹根,讓部落的水土保持不平衡,也形成水量不足的原因。

羅馬公路開設之後,把之前日據時代所蓋的水徑渠破壞了,無法再恢復大規模的水稻耕種,部落居民只能種自用的蔬菜、小米等。近五年來,隨著氣候變遷及環境的改變,部落開始尋找原民的產業出路,轉型露營、民宿等,但缺水問題仍然懸而未解。

 

不穩定供水系統 增加部落產業的危機

隨著部落產業的轉型,雖有改善部落經濟面貌,但部落人口外移到城市的現況一直存在,政策祭出的部落青年返鄉方案成效有限,增添的氣候問題,讓原本轉型的部落產業再次面臨挑戰。

「十年之前,氣候環境都還適合農業灌溉,但現在已經無法種水稻,因為對水的需求量很高,現在可進行農業栽種區幾乎已經沒有了。」部落耆老如此說。

復興區部落的水源共有朝陽溪、阿類溪跟奎輝溪,但居民的飲用水現在僅靠奎輝溪供應,但阿類溪的水已經乾枯。另一個朝陽溪的源頭,但因地形狹隘,讓水管維護不易,已荒廢多年,無法集中水量,多年來水量都流失在山林中,遇到缺水期更是讓部落雪上加霜。

每年11月到3月是部落的乾旱期,但2021的乾旱期延長,生長在部落的居民特別感受天氣的異常,擔憂未來常態性的缺水問題,將影響部落的生計問題。

「復興」五公里的水源路 串連四個部落的生命體

「水源頭仍在就有希望!」

朝陽溪的水源,是先祖留給後人的水脈,透過蒲公英公共參與援助計畫,將協助部落從水源處建置修復水管、蓄水、濾水等設備,恢復部落先祖的5公里的水源路,並妥善應用部落原有閒置的100噸與20噸的水塔容積,再透過水管佈線延伸至其他水塔,不僅能實質幫助到部落現有的產業、社區協會、促進站飲水問題,更讓鄰近的溪口部落、下溪口部落、羅浮部落、奎輝部落四個部落居民有水的使用上有實質受益,讓部落產業持續深耕、也維持部落生態的平衡。